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

5-3(心得)

台灣的陸地生態系

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分別為

•熱帶雨林
•常綠闊葉林
•針闊葉混生林
•針葉樹林
•高山寒原
•其他尚有草原及沙丘生態系等


台灣的水域環境
-內陸水域包括河川及湖泊
-海岸區域
•沙岸•岩岸
•礁岸•泥岸
•河口沼澤


台灣的生態特色

-台灣本島四面環海,地屬亞熱帶與熱帶交接,氣溫高且雨量豐 沛。
-在水域或陸地都棲息了數目眾多的動物個體,而且植物繁茂。
面積狹小,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 ,南北緯度差別很少,由於緯度所造成的南北氣候差異也很小,然而海拔高度上的氣候變化差異卻很大。
-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有一百多座,主要的山脈有: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海岸山脈,將台灣分成北、中、南、東四部分,涵蓋各類主要氣候。

5-1(心得)

1.包括大氣中CO2濃度的增加,氣溫升高,降雨模式的改變,
2.氣候季節變化的改變等,均可能影響生態系的〝代謝〞活動,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散作用,分解作用,因氮作用等,
3.溫度的升高也會直接影響動物,尤其是外溫型動物,即一般所謂冷血動物,的生理適應,包括體溫調節、代謝、成長、發育、成熟、生殖等,以及外出活動覓食等行為模式。
4.降雨的改變對依賴水域生活的水生生物,魚類,兩棲類影響最大,雨量減少與溫度升高的加成效應,可能使動物原本利用水分與蒸散作用冷卻降溫的調適方式難以進行,其影響會比兩項因素個別的效應更大。

4-5(心得)

近些年來,因為分子生物學的進步,科學家們可以將控制各種性狀的基因自生物體內直接分離出來,經過實驗室的操作將其連接到所謂的DNA載體(vector)之後,再藉由基因轉殖(transformation)的方式,送入我們所選定的植物體內。因為此一程序並不經過有性繁殖的授精過程,所以理論上我們可跨越種間不和合的障礙,將無論是選殖自動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病毒的有用基因送入植物體內表現,並進而縮短整個育種流程的時間。目前,科學界已利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培育出許多具有特殊性狀的轉殖植物供人類利用。

2008年12月13日星期六

5-5 P94 第二大段翻譯

海洋有三個主要的生物地區:海岸地區,海洋,海洋盡頭。海岸地區溫暖且營養豐富,在岸邊因為長潮所延伸出的淺水區,淺源的大陸岩石(國家家的邊界)。因為這些,陸地和人類活動是主要影響這些地區的因素。
海岸地區的組成雖然少於10%的世界海洋,但含有90%的海洋物種而且是最大的海洋漁業場。大部分水生系統像是海岸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擁有高初級生產淨值。因為這些地區有大量的陽光和營養流到岸邊藉著風和海流。人類活動會瓦解和降低一些生態資源和經濟服務的提供,因為鹽水系統,特別是海岸濕地,海岸線,紅樹林和珊瑚礁被破壞。

4-4 P69 第二段翻譯

大部分常見物種行程分為兩個時期:地理隔離與生殖隔離。地理隔離發生於同一物種但於不同族群,在長時間後生理上的格哩,例如部分生誤會移居去尋找食物並定居在不同環境,物種之間就會變的有阻礙(像是山,河流還有路...)藉著火山爆發.地震或是一些個體藉由峰會水流被帶到新環境。